通城零工驿站“保姆式”服务助力“一站式”就业
来源:咸宁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1
“上午刚到零工驿站登记求职信息,下午就有雇主联系我,省了不少找工作的时间。”9月14日,租住在通城广电小区的居民陈先生高兴地说。
为搭建灵活就业人员与雇主方之间就业供求信息沟通对接的线下实体场所,通城县人社局在城区和11个乡镇设立了“零工驿站”,室内配置了信息发布区、交流洽谈区、休息等候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求职用工登记、培训登记等“一站式”、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
零工驿站夏天能纳凉、雨天能避雨,既是求职、招工的平台,也是灵活就业人员、零工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的“补给站”和“避风港”。
“以前,一整天待在外面,想歇脚却没有地方可去,现在没订单的时候还可以去驿站休息,喝水、如厕、给手机充电都很方便,让我们务工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外卖员小张有感而发。
“我们通过改旧建新,目前城区已经建了2个零工驿站,另外根据实际需要今年增加2个,主要分布在商业聚集区,可满足零工人员求职、新业态群体休息、技能学校培训等需求,搭建起多功能的服务平台。”通城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艳说。
据了解,通城“零工驿站”采取“线上+线下”双驱动模式,在搭建线下零工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开设了线上“咸宁就业驿站”微信小程序通城专区,通过该小程序求职者和雇主可以在线上发布求职和招工信息,实现就业供需信息公开,方便供需双方快速对接。
同时,县人社局还依托县、乡镇“零工驿站”,经常性举办零工专场招聘活动,并组织求职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求职人员专业技能,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
“我们从用工需求着手,靶向发力,切实将‘零工驿站’打造成灵活就业人员、零工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与用工单位的就业供需平台,提高零工就业人员就业率,保障零工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李艳说。
目前,通城县零工驿站收集零工信息2638人,线上通过“咸宁就业驿站”信息平台通城端口录入零工信息2061人,录入企业用工信息128家。线下已帮助529名零工对接雇主,推荐灵活就业、接待和登记上门求职零工896人次,真正搭建了零工与雇主的供需平台,实现多种形式的灵活用工。
(丁伟、付婧烨、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