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红色旅游景点
来源:咸宁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25
电影《八佰》8月21日公映后,通城这座“红色”之城又火了一把。红色通城不仅有抗日壮士,还有这些人文景观,带你回望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红河革命烈士纪念碑
93年前,秋收起义第一枪在通城打响,在通城这块热土上,记载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儿女在这里永垂不朽,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8.20秋暴”“麦市突围”“尖山铺国共谈判”,写下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
黄袍山
黄袍山红色资源丰富。罗荣桓元帅等革命先辈在这里发起了“8.20”暴动,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烽火。罗荣桓元帅纪念馆、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八百壮士墓群等都在默默传颂英雄的功绩。
这里人文胜迹众多。一门三尚书遗址、明朝进士汪润田故居、黄庭坚退隐黄袍山的“鲁直第”、夜珠窝“文定世第”、秦汉时期张良创办的“伐桂书院”等人文胜迹散布其间。
塘湖红色广场
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革命基因,通城县委、县政府投资1600万元,在塘湖镇地田村新建了占地面积46亩的红色广场和“8.20秋收暴动纪念馆”。
广场中间耸立着“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时期形象的铜像,铜像整体高8.2米,象征着罗荣桓元帅领导的“8.20秋收暴动”铜像分底座、基座和铜像三部分,底座由10个台阶组成,象征10大元帅,其中第一个台阶宽5.5米,象征罗荣桓元帅1955年授勋,长6.1米,象征罗荣桓元帅奋斗过的61年人生旅程。
基座长和宽都是1.9米,高2.7米,象征罗荣桓元帅1927年来到通城;铜像高4米,选取罗荣桓元帅从武汉大学受党的委派来到通城时,在路上行走的样子。
红色广场南面是“8.20秋暴纪念馆”,共两层,目前全天候免费开放参观。里面展览了一批当时的文献、照片资料,并用图画、影音、蜡像等技术进行了场景的还原。
秋收暴动纪念馆
秋收暴动纪念馆可以带您走进一个红色通城。铭记那段峥嵘岁月,薪火相传,历史永不忘。
黄龙山
“幕阜行观南北地,峰尖坐看东西州”。黄龙山又名天岳山,属幕阜山脉,位于咸宁市通城县东南隅麦市镇境内,自古就是吴之头楚之尾。在这刚性的土地上,杨幺与南宋朝廷的军队激战过,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过,太平军与满清激战过,北伐军与军阀激战过,这里的每一处山崖,都感受到人类前行的壮烈,每一只飞鸟,都听到过志士冲锋的呐喊……
立足幕阜山顶峰黄龙山上的天岳峰、只角楼,极目远眺,湘、鄂、赣三省尽收眼底,望得见万里长江的白帆点点、鄱阳洞庭的波光粼粼。山区夏季十分凉爽,夏季日温差与县城在 8℃之间,常年平均气温 16.7℃,“峒深春积雪,岩幽夏无暑”,为天然避暑胜地。
“天岳关”三字由清代平江才子李元度亲笔书写。天岳关抗日将士阵亡纪念亭(无名英雄墓)位于天岳关西侧。抗日期间,有日军欲通过这里去平江直取长沙,国军九十八师奉命守关,英勇御敌,终因弹尽粮绝,与日寇同归于尽,守关战之惨烈。为纪念抗战阵亡的将士,该师师长梁汉明于1939年5月,动用补发的8个月军饷,征集工匠百余人,历时8个半月,在天岳关建墓勒石,以旌忠烈,终成壮烈一景。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通城人民铸就了忠于党、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丰碑。这种精神已深深植根于通城人民的血脉基因,激励着一代代通城人不忘初心。